励志故事禅理故事

河南淅川县毛堂乡小学80后老师杜宜秋

本文已影响 1.48K人 
河南淅川县毛堂乡小学80后老师杜宜秋
河南,虽说是平原,但也有山区,比如这个地方:豫西南大山深处的淅川县,在那里,也有一位感动中国人物——80后杜宜秋,她是淅川县毛堂乡小学的老师,她把自己12年的青春全部献给深山,还动员家人、朋友接力奉献爱心,支持深山教育事业。
来听听这位80后的青春故事:




  2000年,是河南南阳市定向招生的师范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的最后一年。当年毕业的杜宜秋,父母已经替她找好了工作,到市直一所知名小学任教。

  毕业前夕,受同学之邀,杜宜秋来到淅川毛堂游玩。“说实话,当时只是过来看看,根本没想到会留下来教书。”杜宜秋说。但在满地牛羊粪便的毛堂乡小学,她的心中掀起了波澜。

  “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好奇地研究着我脚上的高跟鞋,就像见到了飞行器。而孩子们的脚上,有的穿着父母的胶筒鞋,有的穿着破球鞋,有的干脆赤着脚。”杜宜秋回忆说,“孩子们告诉我,这里条件太艰苦了,外面的老师都不愿来,学校的代课老师多数是小学毕业教小学,初中毕业教初中,有的代课老师自己不会拼音还教拼音。”

  此刻,一个声音在杜宜秋心中回荡:“留下来!留下来帮助山里的娃娃!”当她把这个决定郑重地告诉母亲时,母亲哭着骂女儿疯了,“别人找工作挑金窝、选银窝,你却主动到穷窝!你自己选择的路,将来后悔了可别埋怨”。

  走,到山里去!2000年8月底,杜宜秋毅然前往淅川县毛堂小学报到。


  毛堂小学共有学生700余人,大多来自该乡庙沟、铁江沟、马沟等20多公里远的贫困山区,这些孩子平日里吃住都在学校。

  12年来,杜宜秋一直既当老师,又当家长:班上的学生谁没钱吃饭了,她给做好吃的;谁生病了,她领着看医生;谁衣服脏了,她给洗干净;谁睡觉踢被子了,她给盖上……只要孩子们有需要,她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各种帮助。

  学生褚雅静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在3年前的一场车祸中,父残母亡,小女孩的双腿也残疾了。2010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夜幕降临,杜宜秋像往常一样巡寝,当她看到盖着一层薄被褥的褚雅静冻得缩作一团时,就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紧紧搂在怀里,小心翼翼地抱回自己的卧室。

  从此,杜宜秋便让褚雅静和自己的女儿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玩耍。早上起床了,她给梳理头发;晚上睡觉前,她给烧水泡脚;大便拉床上了,她就贴近褚雅静的耳边告诉她:“没关系,你也是我闺女,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因为杜老师,我不再孤独,她像妈妈一样爱着我。”褚雅静含着泪花说。

  学生余成才父亲病亡,母亲改嫁,家中只有爷爷一个亲人了。看着寒冬腊月还穿得单薄衣裳的余成才,杜宜秋心疼极了,为他买棉袄、棉靴,买辅助读物和其他学习用品……

  “12年来,杜宜秋老师帮助过的孩子太多了。其中,她持续资助的贫困孩子就达16人,为他们投入的学习费用和衣食费用有3万多元。”毛堂乡中心学校校长朱国杰告诉记者。

  在杜宜秋付出爱的同时,她也收获着感动。水桶里没水了,学生争先恐后地帮她打水;春天樱桃熟了,学生给她摘几个,秋天花生收了,学生给她送一捧;教师节,学生用卖废纸、塑料瓶的钱买了一个风铃送给她……“我很感动、很幸福,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说这话时,杜宜秋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自豪。

  2003年,杜宜秋嫁给了同校教师曹仕营。“相中他,是因为他也和我一样爱学生。”杜宜秋说,这才是夫妇俩的“共同语言”。

  “结婚后,她就建议我去条件更艰苦的朱家营小学任教。”曹仕营说,到朱家营小学要翻大山“十八盘”,过悬崖“阎王边”,20多公里的山路,处处都让人提心吊胆。学校没有教师办公室,他就和学生同吃同住在教室。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但有妻子做榜样,曹仕营心里如蜜一样甜。

  激情,在奉献中燃烧;爱心,在深山中传递。杜宜秋把丈夫送去“支边”后,又动员起身边的好友投身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近年来,朱勇、孙裴娜、郭文峰等一批又一批年轻而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杜宜秋的倡议下扎根于毛堂?圆、庙沟等穷乡僻壤奉献,他们一同点燃了爱的激情,传递了爱的火把,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喜悦。

  “我们的力量太渺小了!在山区,还有很多的贫困孩子需要帮助。”杜宜秋说,下一步,她要与更多人一起组成爱心联盟,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山区教育,关爱和帮助山里的娃娃。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