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创业故事

假装在纽约:人人心中都住一个暴君

本文已影响 6.43K人 

大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平时越是内向低调怯懦的人,反而越不能招惹,因为好人内心也会深藏着恶魔,甚至积蓄的负面能量和情绪要比普通人更多,一旦爆发,将更为恐怖。

假装在纽约:人人心中都住一个暴君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转载微博名人@假装在纽约的一篇深度好文:人人心中都住一个暴君

斯坦福实验:人人心中都住一个暴君

作者:@假装在纽约

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做了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这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最有争议性的实验之一,曾经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也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复制这个实验。

津巴多把24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狱警,另一组扮演囚犯。在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是狱警还是囚犯都一步步地陷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可自拔。狱警越来越有暴力和虐待倾向,开始用各种办法折磨囚犯;而囚犯则变得软弱顺从,情感上受到了创伤。由于实验逐渐失控,超出了预设的界限,这个原本计划进行两个星期的实验在六天后就提前终止。

1、

为了让实验更加真实,津巴多做了一系列的精心设计。

津巴多的研究人员先是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研究的启事,每个志愿者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报酬。一共有70名应征者前来面试,他们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后,最终剩下了24名心理非常健康的“正常人”。通过抽签,这些人分别成为了狱警和囚犯。

扮演囚犯的人事先被告知,他们有可能会被剥夺部分公民权利,同时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食物和医疗治理。

1971年8月17日,加州帕洛阿托警方派出一批真正的警察分头来到扮演囚犯的大学生家里。在邻居们诧异目光的注视下,囚犯们被拷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押上警车,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那里已经被改建成了一座监狱,扮演狱警的志愿者们穿着警服、戴着墨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在等待着他们。

囚犯们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只有一个数字编号。每间牢房住三个人,囚犯们必须一直呆在监狱里直到实验结束。狱警则每8个小时换一次班,不当班的狱警可以离开监狱。

2、

在实验开始以前,即使是津巴多自己也以为那将是无聊的两个星期。第一天的情况也的确如此。

但是事情在第二天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无聊的囚犯们开始挑战权威,撕掉自己囚服上的编号,并且取笑狱警。狱警不知所措,扮演监狱长的津巴多告诉他们,要自己解决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监狱的秩序。

于是,狱警要求囚犯听从指示,保持秩序,否则就要罚做俯卧撑。而囚犯则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体罚,他们把自己关在牢房里不肯出去。

紧张的情绪逐渐蔓延,双方的对抗在升级,狱警的惩罚措施也在一步步升级。他们开始脱光囚犯的衣服,没收他们的枕头被褥让他们睡在水泥地上,不让囚犯吃饭睡觉,半夜吵醒囚犯让他们起来报数等等。狱警们甚至还对囚犯进行分化,服从管理的囚犯能够得到一些特权。

在实验进行到第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声痛哭,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这样被另一群“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几近崩溃,最后只能退出实验。津巴多随后从后备名单中挑选了另一名学生加入实验,来填补8612退出后的空缺。

新来的这名416号囚犯对监狱里的状况提出了质疑,于是他成为了狱警们重点关照的对象,被关进了小黑屋。狱警们还让其他囚犯一边捶门,一边高喊“416”,以此对416进行羞辱和威吓。

监狱里的卫生状况也迅速恶化。作为惩罚措施之一,狱警们要求囚犯在牢房的一个小桶里大小便,同时不允许他们清洗这个桶,几间牢房里都充满了恶臭。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