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句子经典的句子

无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转38亿亏损?

本文已影响 2.59W人 

无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转38亿亏损?


无印良品如何用一招扭转38亿亏损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当时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质,也希望价格从优。在这种情况下,“无品牌”概念在日本诞生了。当年,木内正夫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无品牌产品。

不惑之年的松井先生,在2001年无印良品生意亏损38亿日元的时刻临危受命,担当无印良品的社长 ,面对千头万绪的生意与组织问题,他选择了一条路——从“企业制度与文化”入手,以一个支点撬动整个生意大盘,在第2年就扭亏为盈,后来连年增长。

无印良品的境遇 突然在2001年亏损38亿日元

任何外在的产品、宣传、或是销售,背后的要素其实是人,而且不是单个人,而是一群人。搞定人,才能搞定所有外在的呈现,而搞定人的关键是管理制度/文化。这个道理,是我上大学时老师谆谆教诲的。但当时年少,根本听不懂,只觉得资源、机会、运气,比什么枯燥的组织管理制度更有用、更见效快。

如今自己操盘,才越发感触:见效快,不等于持续性强,不等于可以安稳睡大觉,反而要时刻提防出意外、睡不踏实。我相信,大多数真正想做好企业的人,都琢磨的是:如何能做的更好、做的更久,而非干一票就撤。当然干一票就撤的人,也不会关注这个话题。

无印良品在连续20年持续增长之后,突然在2001年亏损38亿日元,外界的评价从“无印神话”变成了“无印良品的时代已经结束”,内部也弥漫着一股“这公司要完蛋了”绝望气息——这个情况很多人不陌生吧?也许你我曾经或现在,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

如何破境 裁员or卖品牌?

怎么办?一般企业最先采用的方法是裁员、卖品牌/部门(这条也熟悉吧嘿嘿)。

松井认为:无印良品问题的关键有2个,按照书中原话讲就是:

(1)成立20年后,品牌中原本带有的“创新”精神,已经跟不上顾客的需求(连续的增长让整个企业都飘飘然)。

(2)公司过于重视“过去的经验和直觉”,而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这可能也因为受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影响)。

松井的解决方案是:打造制度,试图改变企业文化(旧风气)——而这一切,说白了,其实就是“通过制度与文化的打造,让员工养成点点滴滴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促进生意增长”。

那么,什么是松井所说的“制度”?其实就是围绕业务价值链,对整个链条上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标准化(比如制定MUJIGRAM手册),并持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改善,从而减少对人和人性的依赖。

这也是我这些年思考的一点。我待过的公司(无论外企或私企),都会经常洗脑和灌输企业文化,试图用言语/培训的方式,或是激烈的变革,来激发员工干活,且常常会涉及到对人性的试探与考验,但结果并不乐观——生意持续下滑(即便增长也是砸钱牺牲利润),部门之间相互苛责,人人锢蔽自封、明哲保身,优秀员工不断离职,企业继续弥漫着“习得性无助”的抑郁气与自嘲,老板焦虑无奈之下,又往往会进一步快马加鞭,继续推出更多新变革手段、和盲目求助于外来的和尚,结果可能变本加厉。

我一直很纳闷,为啥呢?难道知识与变革,都无法激励人和组织前进吗?

后来,我观察了其他公司的案例,读了一些书(尤其是陈春花教授的书),直到如今,自己实际操盘一个公司,才有了实打实的两点感觉:

(1)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而不行为不知。但有多少企业变革只是停在嘴边?有多少知识培训只是走走过程?有多少人总在琢磨制度的漏洞为自己谋利?所以,执行与实践,比脑中口中的知识更关键。

(2)尽量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健康的制度就是为了规避对人性的考验。王阳明讲“致良知”,其实靠人自发很难,还是要依靠制度塑造符合良知的行为习惯。实际中,具备致良知意识与行为的顶尖人才非常少,往往这些人又很难抱团,所以企业中,可能八成以上的人,都是我等普通人,很难要求大家都具有主动意识,更别提考验人性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