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句子经典的句子

肖知兴中欧互联网年会演讲:为什么创新总是从西方开始?

本文已影响 1.33W人 



为什么创新总是从西方开始?

肖知兴中欧互联网年会演讲:为什么创新总是从西方开始?

演讲时间:2015年3月21日

——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肖知兴在中欧互联网年会上的励志演讲稿

很高兴回到这个熟悉的讲台(掌声)。

我要讲的东西看起来离钱很远,非常远,其实,真要听懂了,你会发现,它离钱很近,因为我要讲的东西,是一切一切的核心:人!

所以刚才听完腾迅红包、房多多就很着急地回去挣钱的,估计是不太容易挣到钱的(众笑),因为他们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核心。

1969年中科院组织专家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世界上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事是7月21号,阿波罗号登月。另一件事是1969年10月29号,互联网诞生。

这一天,斯坦福大学的一台电脑和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一台电脑连接起来了,标志着互联网的正式诞生。互联网多少岁了?大家算一算。46岁,和雷军,和王菲同龄(众笑)。各位有没有也是1969年的,那你就跟互联网一般大。

回头去看西方文明史

今天中欧还有批判牛顿力学的,也算是奇葩了(众笑),不过我们就不去讲了。真正要理解这个互联网,还得回去看世界历史。

中世纪后期,西方世界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大航海运动、启蒙运动,到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连串的事件改变了西方,也改变了全世界。

在这个过程当中,引领潮流,独占鳌头的首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或前或后,或主动或被动,都必须加入到他们开创的这一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运动中去,没有办法。

但是很多人不服气呀,不仅我们中国人憋着劲要搞中国模式,俄罗斯也要搞俄罗斯模式,德国也要搞德国模式,但最有资格搞不同模式的是谁?是法国。

法国当时有一个着名的人物拉博·圣艾蒂安就呼吁,“啊,法兰西!你不要去学习榜样,你要去树立榜样!”所以他们在所有的阵线都拉开架势,要跟英国人、跟美国人决一死战。

哲学上,英国人、美国人讲的是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归纳法,法国人、德国人非要讲唯理主义、浪漫主义、演绎法;政治上,英国是1688年“捆住国王的手”,法国人却搞“朕即国家”,后来演变成了卢梭所谓的“公意”,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你不服从,你就是叛徒,你就要上断头台。

经济发展上,英美强调市场竞争,强调股票市场,欧陆强调政府调控,强调员工福利,到现在为止,你到德国去开除一个工人,得先准备好五十到一百万欧元。这个结果会怎么样?

其实法国人当中的聪明人早就有了结论,托克维尔是其中的代表。他说,不要徒劳地去跟他们对着干,还是扎扎实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英美的经验吧,没有别的道路,人类自古就只有一条路。

所以托克维尔说,“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这个话,他的老祖宗伏尔泰在1733年其实也说过,在《哲学通信》里头他就呼吁,“法国人呐,不要着急,椰子树总会成熟的,只要你先把椰子种下去!”。大家上网去搜搜,有本着名的书叫《伏尔泰的椰子》,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开放社会,才有创新

英美人到底靠什么能这样所向披靡,无远弗届,掀起这一阵又一阵的狂潮,席卷全球?他们靠的到底是什么?我努力地归纳了一个最简单的框架,拿到这里来跟大家分享。

它是一个三角的结构,右下角是市场经济,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到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到科斯的“交易费用学派”,到哈耶克的“自发秩序”、人类合作秩序的拓展,到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刚刚得了诺贝尔奖),强调的都是对竞争的要求。什么时候没有竞争,什么时候这个经济就萧条下去了。

左下角强调的是对冲突的容忍,所以,有分歧、有争议、有不同的意见,是一个国家的福气呀。

马基雅弗利说,嘈杂是自由的护卫者,一个地方大家都很安静、很祥和、很和谐,说明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没希望了。

最重要的是上面这个角所谓的“动态宗教”,如果你不喜欢宗教这个词,你可以说动态意识形态,改掉这个词。这个是开放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它指的是什么呢?

1932年,法国有个哲学家叫柏格森——你看我引用的全部是法国的学者,因为法国人这方面看得最清楚——他发现,有一种社会是能够满足人类内在的对变化、对新奇的渴望的,这种社会就叫开放社会。

后来波普尔写过一本着名的书叫《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道格拉斯·诺斯也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研究。

这种社会的人认为,对上帝忠诚的唯一方式就是以开放的态度去拥抱新变化、新思维。英美社会就出这种人,永不安份地去寻找新变化、新东西。乔布斯是这样,现在的马斯克又是这样。

你以为马斯克是玩特斯拉吗,他还在做Space X,他要到火星上去开拓殖民地;他还要建一个超级回路列车,几乎完全真空,像子弹一样把列车发射出去。这种人在英美社会源源不断、举不胜举。

就像大家一起过一个独木桥,他就在那儿震独木桥,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跟着他一起震,除非你体量更大,把他给震下去。这就是整个英美社会背后的一套逻辑,我希望把这个最重要的要点给大家讲清楚。

这三样东西的中间是规则意识,因为动态宗教、议会政治、市场经济都需要非常清晰、非常严密、非常深厚的规则意识,所以惠灵顿讲,滑铁卢战役是在伊顿公学运动场上打赢的。

所有你所知道的体育运动,篮球、足球、网球等等,基本上全部是英国人或者是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而所有你所知道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基本上也都是英美人制定的规则。

我随便说一个,学校为什么要放寒假、暑假?寒假不说,暑假因为欧洲暑期气候特别舒服,所以他要利用暑期时间去度假,而我们中国人暑假舒服吗?上海的暑假舒服吗(众笑)?

不舒服!5月份舒服,10月份舒服,但我们就被迫跟着他人放寒假、暑假,这个是很无奈很无奈的事情。

除了规则,任何东西都不是权威。在《失控》这本书里头强调的这些概念:个体、自发、社群、自组织、非线性、不均衡、蜂群智慧、集体行动、自下而上等等,所有这些概念打击的目标、打击的对手是什么,就是一个词——权威,就是要打击那种高高在上的、自上而下的、貌以掌握了真理的那种人或机构。

顺便告诉大家,《失控》这本书,题目就翻译错了,不是“失控”,而是“走出控制”(Out of control),所以各位是越看越糊涂(笑声、掌声),是吧?

媒体人就爱玩这些东西,把人讲糊涂了,他目的就达到了。不像我们做学问的,要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要把微妙的东西讲大条,他是给你反着来。

这么多源源不断的创新,怎么去把握它?从学理上来讲,左边的这种渐进式创新,力度往往不太够,右边的激进式创新,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真正最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是中间的建构式创新。

建构式创新是什么东西呀?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日常在生活中经常说的那几个词:混搭、杂拌、乱炖、穿越、跨界、脑洞大开(众笑)。它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词——连接。

不仅是人与人,刚才讲微信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我强调的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东西之间的连接,它是创新的本质。

为什么创新总是从西方开始,为什么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

你去上陈方正老师的课,去买陈方正老师的这本五六百页的书(《继承与叛逆》)来看,最后发现就是九个字:多源性、异质性、断裂性。

欧洲的地型,你脑子里要有个地图,有很多岛屿、内海、半岛,中间还有一个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所以它天然就形成了多种地理环境、多民族、多文化的组合,所以就拥有多元性、异质性和断裂性。

其中最拥有多元性、异质性、断裂性的在哪里呢?在地中海东岸,所以古希腊文明就从那里开始。而地中海东岸里,最拥有多元性、异质性、断裂性的是哪里呢?是以色列。

你去以色列旅游,从耶路撒冷一路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滑到地球上最低的地方,海平面以下400多米的死海。死海往北,大概就百八十公里,你就发现有一个水清沙幼的淡水湖,就跟我们的江南一样

你先别合上嘴巴,继续往北走个几十公里,你会发现还有一座雪山,赫尔蒙山,是个滑雪度假的胜地,这就是以色列。

所以它实际上属于所谓的“垂直群岛”,群岛容易拥有多元性,但是因为海拔的差异、地理条件的不同,也会形成所谓的垂直群岛。这是以色列的多元文化的大背景,所以以色列是创新之都,有这方面的重要原因。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国文明正好是另外一个极端。我们是在极长的时间之内、在极大的地域范围之内保持一致性,到现在为止还天天强调统一,统一,统一,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去创新呢?只会产生一窝蜂,一窝蜂地去O2O,一窝蜂地去搞颠覆式创新(众笑)。

文艺复兴为什么起源于佛罗伦萨,就是因为美第奇家族挣到钱之后,把全欧洲最优秀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都请到佛罗伦萨来,然后就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文艺复兴。

直到现在为止,意大利人还在吃他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为什么最好的奢侈品永远是意大利的,因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就这么简单,它是人类文明行走在地下隧道的时候找到的第一束光,到现在为止,还在照亮着他们的后代。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