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句子经典的句子

丛非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恋人?

本文已影响 9.75K人 

丛非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恋人?


心理咨询师、豆瓣网络作家丛非从的一篇情感分析文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恋人?

常闻在亲密关系里的挫伤和失败都来自于“你不懂我”而做出的“你不爱我”的结论。在伴侣关系里,人们常常对对方有个期待:我期待你可以知道我想要什么,并且能够自动满足我,即使我没有告诉你。

当这个期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发展出形形色色的行为来证明爱,或者放弃爱。

比如我的一个案主,当她离婚的时候,她问了丈夫一句话:你到底爱过我没有?丈夫坚定的告诉了她:“不爱你怎么会娶你呢?”。于是她难过的离婚了,觉得从来没被爱过。

比如我见过的很多初婚夫妇的争执。男的觉得我为家赚钱,付出了那么多,女的一点都不理解而心凉;女的觉得男的过于冷漠不管不顾就知道忙自己的事儿觉得不被爱。

比如在我以前的关系里,当我生病的时候,我期待女票可以主动给我倒水,问我体温。但是她没有做,当我要她去做的时候,她也做了,但还是感觉很不好。比如有的女生希望男生主动做些什么,但是男生没有。情感专家会建议“你想要就去要啊”,女童鞋们还是觉得要来的没意思,那不是爱。

比如热恋中的男女在“今晚吃什么”、“情人节有没有送花”上数次争执赌气。男生的木讷和不懂人能让女生目瞪口呆;女生的作和复杂也让男生瞠目结舌。所以他们才呐喊出“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的呼声,对自己评价出了“我并不在乎物质,我只想有个人能懂我”。

在我刚开始学心理学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人都有问题。因为他们活活地把爱情给作没了,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单一化了爱的渠道,固执地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来索取爱。后来我帮助他们打开了爱的渠道,他们看到了爱其实一直都在,不必证明,是自己蒙蔽了双眼。比如我上面说的案主,当我开始跟她工作一小段时间,她悔不当初。在她的世界里,爱不直接表达,就不是爱。在老公的世界里,爱说出来要比做出来难100倍。

我们都把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模式和缺失放到了亲密关系中,于是每个人都学会了不同的付出和表达爱的方式。当这个方式有差异,而且通常差异是必然的,的时候,他们的冲突就会产生。

很多人在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父母忙碌、孩子较多等原因没有被过多的关注,就会造成了自己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关注的,而不断想从伴侣那里获得,不断索取和证明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一旦得不到,就像当年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一样,觉得伴侣不爱自己。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找到的伴侣,就是找到的另外一个父母。心理学家说,我们长大后和他人的关系,都是在重复早年和父母互动的模式。亲密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升级版,尤为如此。当年我们怎么学会了“怎么不被爱”,我们就会从伴侣类似的行为中体验到同样的不被爱。

当这些人来到心理治疗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会对来访者作一个评估: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没有做什么,哪些是好的父母该做的事情而他们的父母没有做。比如小孩子应该是被重视的、无条件接纳的、安全的、被赞美的、被认可的、被看见的、被及时满足的。但是他们的父母没有做,这时候治疗师就需要再为他们做一次,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值得被满足的,从而在体验里修通他们的经验,进而修通看到爱的方式。

因此治疗师们常说:成功的治疗师和成功的父母做的是一样的。成功的治疗师只做两件事情:1.评估来访者的父母当年什么是该做的但没有做。2.对于这些事治疗师做了吗?所以接下来的很常见的“移情”就会发生:来访者很容易爱上治疗师。

你不能说这种爱情是假的。他是来访者身上切实的感受。爱就是这样一种满足感,你感受到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全身都被点亮了一样,心里暖暖的,世界上因为有了另外一个人而自己也变得有意义起来。

基于这些原因,一直感觉不被爱的人可以去给他做修通。但是如果这些人没有机缘来到治疗室,他们是否就活该被情感伤害呢?

当然不是。既然治疗师可以做,真正的恋人,为什么不可以做好这些,自行维护感情呢?

在爱情中也是亦然,把握好治疗师的那两件事情,你就是个好的恋人。你要去知道你面前的这个恋人,他经历了哪些伤,哪些缺失。哪些是他从小就没有得到的,但是却是人生一直都需要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被一直延续下来,在其他客体身上寻求满足,那个最靠近他的恋人就会首当其冲。因此你需要知道,这个伴侣他缺了什么,需要什么。当他与你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必然在以他的方式索取他需要的心理营养。那是他变相了小时候哭喊的信号。

对于父母来说,并不是24小时陪伴和满足着孩子才是好的爱。依恋理论认为,小孩子并不需要父母24小时的陪伴和满足,他只需要在他需要的时候,母亲可以出现并给予就够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